摘要註: |
那是最壞的時代、也是最好的時代。那是1980年代的的台灣, 民歌、民運、解嚴前夕, 整個社會在自由的思潮中, 即將引爆。其中, 以<<光陰的故事>>、<<兒子的大玩偶為>>起點, 由小野、吳念真、侯孝賢、楊德昌、詹宏志等揭櫫推動的新電影運動, 不僅為近代華語電影史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頁, 也綻放出最燦爛藝術火花。三十年過去了, 新電影的往事看似如煙, 但影響所及的漣漪卻在時代的波瀾中, 擴散到全世界, 資深電影人王耿瑜與導演謝慶齡, 走訪法國、荷蘭、義大利、阿根廷、日本、泰國、中國、香港, 訪問多位世界級電影學者、策展人、藝術家和導演, 包括阿比查邦、阿薩亞斯、馬可穆勒、東尼雷恩、是枝裕和、黑澤清、艾未未、賈樟柯、劉小東等, 暢言台灣新電影對他們的影響與啓發, 從影像的本質、社會文化的反省到個人生命的記憶, 在既宏觀又內視的紀錄中, 重新檢視電影運動的價值與意義, 也喚回了所有關於新電影的美好記憶, 寫下另一篇電影與歷史的詠嘆詩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