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註: |
一九四三年﹐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﹐在日本佔領的緬甸邊境有一個盟軍戰俘營。日軍出於戰略需要﹐決定在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桂河上, 為泰、緬鐵路建造大橋﹐戰俘營營長齋藤大佐下令全體戰浮參加建橋工程﹐英軍戰俘代表尼科森上校認為這違反日內瓦公約拒不執行。雙方對峙﹐後來又為戰俘的待遇問題發生糾紛﹐尼科森被關入禁閉室。已參加建橋的戰俘們開始怠工﹐加上日方設計上的不足﹐整個工程陷於停頓。齋藤迫於無奈﹐只得讓步﹐尼柯爾遜等人獲釋。 這時美軍戰俘希爾茲少校成功地逃出戰俘營﹐並接受英軍突擊隊炸毀桂河大橋的任務﹐兩人由幾個泰國人帶領﹐潛入大橋工地附近。尼科森在獲釋後想﹕在破壞一切的戰爭中何不做點事情, 於是率領戰俘日日夜夜地造橋﹐三個月後﹐壯觀的桂河大橋終於完成。希爾茲把炸藥安放在橋墩上, 在通車那天﹐尼科森將橋上下圍作最後檢查﹐發現埋設在沙床裡的引爆電線﹐他跟希爾茲發生了一場爭鬥。守衛的日軍慌忙之中開火打中了炸藥﹐幾聲巨響後﹐桂河大橋被炸毀﹐駛來的火車也墜入河裡﹐尼科森等人則壯烈犧牲。 |